
繁体:
文徵明字画《阊门夜泊》
评估价格:¥1999999.00
在喜气洋洋的日子,造型讲究、形态立体 细致的一双精品黄金耳环,18分I-J色SI1 18分H色SI1 23分F-G色VS2切工好 23分I-J色SI1 23分H色SI1 。
目前状态:
预展开拍时间:
商品编号:
阖闾城西暮雨收,西虹桥下水争流。
苍茫野色千山隐,突兀寒烟万堞浮。
灯火旗亭喧夜市,月明歌吹满江楼。
乌啼不复当时境,依旧钟声到客舟。
文徵明的这首《阊门夜泊》大约创作于他晚年时期,那时他已经辞去了朝廷的职位,回到故乡苏州,专心于诗文书画的研究与创作。此时的文徵明,经历了多年的宦海沉浮和个人情感的起伏,他的心态更加平和,对生活的感悟也更为深刻。
首联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景象,阖闾城西的暮雨渐渐停止,西虹桥下的河水奔腾不息。这里的“阖闾城”指的是苏州古城,而“西虹桥”则是苏州城内的一座著名桥梁。通过“暮雨收”和“水争流”两个意象,诗人巧妙地传达了雨后天晴、水流湍急的自然美景,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、人事变迁的主题。
颔联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空间感,描述了远处的山峦在苍茫的野色中若隐若现,近处的城墙则被淡淡的寒烟笼罩,显得格外神秘。这里的“万堞”指的是城墙上的雉堞,即城墙上用于防御的矮墙。通过“千山隐”和“万堞浮”两个意象,诗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,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。
颈联将画面转向了城市的夜生活,灯火辉煌的旗亭中传来阵阵喧闹声,江边的楼上则传来了悠扬的歌声。这里的“旗亭”是指古代的酒肆或茶馆,而“江楼”则是指建在江边的楼阁。通过“灯火”和“歌吹”两个意象,诗人展现了一幅繁华热闹的城市夜景,与前两联的宁静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,体现了苏州城夜晚的独特魅力。
尾联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诗人借乌鸦的啼叫和远处传来的钟声,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。这里的“乌啼”和“钟声”不仅是自然界的声响,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。乌啼声打破了夜的宁静,让人回忆起过去的时光;而远处的钟声则像是时间的流逝,提醒着人们岁月的无情。最后,“依旧钟声到客舟”一句,更是将诗人漂泊在外、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